真係「唔聽話」、「唔受教」、「曳」?

當孩子長期面對壓力而缺乏適當的支援及安撫,或照顧者偏重恐嚇或高壓的教養方式,幼兒的壓力神經網絡會被強化,大腦組織開始受損,特別是海馬體,結果是影響幼兒的學習及記憶功能。當孩子受壓力影響,會產生下面的表現:
1) 專注力減退,坐立不定,在教室內遊蕩;
2) 重覆帶破壞性的遊戲活動;
3) 容易發脾氣,兼且幅度漫長令家人情緒崩潰;
4) 容易大哭並傷害自己身體,或是不斷的自我批評;
5) 發惡夢,表現出極端的情緒,或是被妖魔形象人物佔據思想,不能自控地講述危險情境;
6) 在社交場合與成人的交往中,受壓的孩子往往對友善的接觸缺乏反應,或是表現對抗及不合作,不願被人接觸身體;
7) 口齒不清,不願意在群體中談話;
8) 對成人諸多要求又或是過分依附;
9) 對輕微的批評表現得敏感和出現侵略性行為,對抗及不合作。
同樣地,當他們與同輩(同學或朋友)交往,總是對他人輕微的批評表現得敏感,不能與同輩維持遊戲活動,總是留意人家的缺點或私事;欺負比自己更柔弱的孩子或結黨欺凌。
以上的行為,一般家長會以為孩子「曳」,或簡化為「唔聽話」、「唔受教」,又或者認為是孩子先天的性格使然,內向退縮。其實,按臨床心理學的研究,這些都可能是心理受壓的外在行為表徵。
